9月CPI涨幅重返“1时代”
时间:2012-10-16
(证券时报)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1.9%,较8月份2%的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有研究人员称,9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主导的新涨价因素较8月上升1.34个百分点,而翘尾因素大幅下降约0.47个百分点,使得9月CPI同比涨幅出现下滑。国庆节后猪肉价格继续回升,国际粮价也大涨,加之非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总体来看四季度CPI会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涨幅为2.3%,全年涨幅小幅下调至2.7%,通胀压力较去年明显减轻。
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行东京年会时表示,今年中国CPI涨幅有望保持在2.7%左右,今后需密切关注农业和农产品价格以及输入型通胀对CPI的影响。
可见,在经济增长疲弱的背景下,今年通胀无忧。市场普遍认为,今年CPI涨幅将控制在3%以内,低于年初制定的4%的目标。
尽管如此,还是有分析人士提醒,明年物价可能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究其原因,一是受欧美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风险持续存在,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将增大;二是国内稳增长政策等可能催生新一轮投资升温,带动物价过快上涨;三是猪肉价格进入上行周期。
或是基于此种考虑,从近期央行的一些表述中也可以感觉到,相较于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更倾向于运用逆回购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相关阅读
- ·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量突破4.1万亿元 2012-12-06
- · 助力城镇化 智慧城市五千亿投资蓄势待发 2012-12-06
- · QDII产品称雄券商资管业务 2012-12-04
- · 前11月基金完成募资248亿美元 同比降49.7% 2012-12-04
- · 刘新华:进一步推动优化资本市场环境 201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