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亟待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时间:2012-11-26
(新华08网)
作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制造业所面临的技术拉动力量不足、高附加值产业两端外流等压力日益突出。11月25日在天津闭幕的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上,多位来自政府及企业的专家建议,中国制造业亟待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从而提升产业价值与核心竞争力,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相适应。
制造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表示,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认为,中国工业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贡献比已经超过45%。制造业整体实力成为世界第一,对确保中国大国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但受到世界范围内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中国制造业也在经受着“寒冬”考验,全行业面临成本上涨、需求下降、利润受挤压等影响。尽管汇丰控股11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汇丰制造业PMI升至50.4,为13个月以来首度重返50水平上方,有回暖趋势,但强有力的复苏是否到来仍有待观察。
周子学认为,中国制造业长期依赖高投入、高消耗,发展不尽合理,再加上核心技术缺失、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制造业必须全面落实转型升级规划,推进自主创新,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内生增长的基础上,提高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
他提出,中国税制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服务业的营业税逐步改为增值税。现代服务业的增值税是低税率的,这是国家要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将成为趋势。“将来,工业贡献的价值和利润主要体现在服务上,通过做好服务、加强工业设计等,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周子学说。
相关阅读
- ·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量突破4.1万亿元 2012-12-06
- · 助力城镇化 智慧城市五千亿投资蓄势待发 2012-12-06
- · QDII产品称雄券商资管业务 2012-12-04
- · 前11月基金完成募资248亿美元 同比降49.7% 2012-12-04
- · 刘新华:进一步推动优化资本市场环境 201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