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恢复正回购操作 降准时点或推后

时间:2012-05-08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在本周到期资金规模明显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央行5月8日早间于公开市场仍然恢复了正回购操作,此举或意味着央行降准的时点可能推后。
中国5月8日公告称,中国央行上午进行了人民币2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平于2.8%,同时继续暂停央票发行。
交易员称,由于央行5月7日并未对央票和正回购开展询量,加上本周到期资金大幅减少,因此央行5月8日依旧执行正回购操作,的确有些出乎市场意料。
上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虽然仅有520亿元,但央行在3日公开市场中不仅暂停了正回购操作,同时还通过65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最后向市场净投放资金1170亿元,为连续第六周净投放。
得益于央行的连续资金净投放,银行间回购市场7天基准回购利率到8日已连续三个交易日缓慢下行,在3.70%附近水平企稳。
但是,进入本周之后,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数额已经下降至370亿元,同时本周将有600亿元国库存款现金到期,虽然财政部10日将再度进行600亿国库现金招标减缓了后者的影响,但在本月月中财政存款缴款、央企分红以及到期资金依旧偏少等因素影响下,资金面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北京某大型国有银行交易员称,本周后半周将迎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敏感时间窗口,按照以往央行的惯例,即便本周宣布下调存准,实施日也要等到月中的15日。如果央行本周仍不下调存准,中下旬的资金面承受的压力将会显著增加。
但是,该交易员也指出,虽然本周是下调存准的敏感时间窗口,但在上周的逆回购操作中,大型银行的参与并不多,加上央行当前可使用的政策工具并非仅有下调存准一项,5月8日央行在到期资金数量下降的情况下依旧开展正回购操作,的确有推后降准时点的意图。
该交易员也称,当前几大行的资金其实并不紧张,超储率水平也不低,因此央行很可能会继续采取逆回购和国库现金招标以新换旧的方法来平滑到期资金,以维持市场流动性不松不紧。
上周的逆回购操作是央行在2003年以来首次在非春节期间启动逆回购操作。此前央行已经明确表态将适时增大逆回购操作力度,稳定增加流动性供应的表态,意味着后续逆回购或将成为公开市场上的常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