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擦亮双眼,谨防ETC新骗局

时间:2021-09-07
   案例回放:
   2020年12月26日下午,吉首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杨姓男子报警称,12月25日上午,他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您的高速自助通行ETC于12月25日显示已禁用,为了您正常出行,请点击k.yin****.net完成认证,恢复通行。”杨先生进入网址后,按照指引将10000元存入ETC卡内,并先后输入了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银行预留手机号及验证码等信息。不久,杨先生发现自己银行卡被连续转走了数万元,立即报了警。
   案例分析:
   近两年,各地陆续出现了ETC新型骗局,骗子们通常采用“广撒网”的方式行骗,将诈骗信息当做“鱼饵”进行群发,然后等着受害者不明就里的上钩。该骗局已经导致多名车主受骗导致财产损失。“钓鱼”套路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是发送钓鱼链接;第二步是钓取个人信息;第三步是钓取手机验证码。
   1、发送诈骗短信:
   违法分子先以ETC中心和高速管理中心等机构的名义,发送ETC已失效、已过时、已冻结、未认证等内容,让消费者点进钓鱼网站办理业务。
 
   2、诱导受害人填写信息:
   受害人点击链接进入网页后,便需要按照提示输入银行卡号、密码、身份信息及预留电话等个人信息。
 
 
   3、骗取受害人输入验证码
   随后,受害人会只要将短信里的验证码填进认证页面,那么卡里的钱就会不翼而飞。
   防骗小贴士
   1) 银行和ETC合作方均不会向ETC用户发送包含链接的短信内容,ETC并无有“过期认证”、“失效激活”一说。
   2) 当卡片到期或者需挂失重置的情况,ETC设备会被止付。车主应在更换卡片后通过ETC合作方官方途径,再次录入新卡信息,便可重新使用。
   2、谨防打着高速ETC、收费站通知的旗号,声称审核流程未完成或者可办理业务银行业务、加油能返现、认证激活等,需点击相关网页链接,填写相关信息的诈骗陷阱。
   兴业信托温馨提醒您:
   1.钓鱼短信不能信,判断号码再决定。
   2.办理业务到大厅,或是官网找咨询。
   3.涉及隐私要慎重,不在陌生网站留信息。
   4.最后一步验证码,需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