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宣传周 | 以案说险:筑牢洗钱意识防线?,警惕银行卡借用陷阱

时间:2025-09-20
案例介绍:

李阿姨退休后接到侄子大尧的求助电话,对方以“银行卡限额”为由,借用她的账户代收20万元款项,并承诺支付报酬。李阿姨提供银行卡信息后,按指示将资金转至第三方账户,并收到1000元“辛苦费”。其子小周察觉异常后报警,经查大尧涉嫌非法集资,李阿姨因出借账户面临行政处罚 。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常利用老年人对亲属的信任,通过借用银行卡、收款码等转移涉案资金,使受害者无意中成为洗钱帮凶
    法律后果:根据《反洗钱法》,出借金融账户可能构成“洗钱罪”或“非法集资共犯”,需承担刑事责任 。
‌温馨提示
1.保护个人信息:切勿出租、出借银行卡、微信/支付宝收款码,避免被用于资金过渡 ‌
2.警惕“高收益”陷阱:陌生代收款、套现等行为可能涉嫌洗钱,需保持警惕
3.及时举报异常:若发现亲友参与可疑资金往来,建议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